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研究論壇
《不斷創新,講好“大思政課”》
?
思政課在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方面,在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方面,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方面,具有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睂W校應不斷創新,完善思政課程體系,深挖時代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新內涵,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幫助學生厚植文化底蘊、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涵養家國情懷,讓思政教育持續影響學生成長,培養合格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學校如何進行課程創新,講好“大思政課”?近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王繼兵組織部分行政人員、學科教師參與主題討論,共話新時代的中小學思政。
議題一:什么樣的課程是好的“大思政課”?
“大思政課”與傳統思政課之間有怎樣的聯系?應如何把握“大思政課”之“大”,提高思政課程整體質量?
議題二:學校如何根植當下社會實際,創新思政課程體系建設?
思政課在引導青年學生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實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講好“大思政課”要有“大視野”,要將思政課“搬到”社會中,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中看待。學校應如何結合實際進行教學改革,建設符合“大視野”要求的、更加完善的思政課程體系?
議題三:如何從重大主題入手,讓思政教育持續影響學生未來成長?
黨的十九大以來,教育部全面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要求,選擇確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勞動、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及國防、生命安全與健康等重大主題。重大主題教育是普及性、通識性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學?!按笏颊n”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
議題四:為創新教學內容,講好“大思政課”,教師應當如何提升自我?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每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新時代、新情況不斷對教師提出新要求,為講好“大思政課”,教師應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擴充哪些方面的知識儲備?在教師自我提升過程中,學??梢蕴峁┠男椭椭笇??
?
【王 ?琴】在大思政課程建設方面要積極提出獨立的教育主張,有科學的頂層設計和分層落實的具體措施,有合理的評價考核體系和可操作的制度保障。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要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加強教師理論學習,多渠道提升教師綜合素養,重視團隊建設抱團發展,加強校際合作聯動互助,行成國際視野。
【季培培】運用豐富多彩的創新形式構建大思政課程 在全員育人方面不僅是聯合社會資源為學校大思政課程建設服務,也可以充分發揮學校思政德育的示范引領作用,體現思政教育的“成效之大”。
【楊亞軍】一是黨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大思政課需要黨的正確領導,一是要重視新傳播手段對學生思想的影響,二是加強學校教育陣地建設和管理,正確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還是學術觀點問題,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的侵蝕。同時, 大思政課建設必須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流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尤其是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勞動教育,勞動教育強調具有勞動意識,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自由地彰顯和發揮自己的智力和體力,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一個人在勞動中創造的財富越多,自身的價值就越大.尊重廣大勞動者,尤其是工人和農民,因為他們直接創造了社會物質財富,給社會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我們的教育不僅要培養知識精英,更多的要培養社會需要的普通勞動者.大思政課背景下的教師和學生都要有愛國主義情懷,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制度,培養青年教師和學生入黨,對中西社會制度的優劣進行比較和討論。國家安全教育要強調: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和綜合國力的提高。結合當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的講話”進行闡釋。
【趙蘭蘭】“大思政課”之大,在于思政的全學科融合滲透,在于學校思政實踐開展的全員、全程、全方位,既不是傳統的政治課,也不是簡單的在各學科中加點思政元素,而應該是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科文化知識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政知識學習,要基于學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研究中心這一平臺,各部門通力合作,以各教研組為單位,加大校本化的大思政課研究,打造一批可操作、可實踐、可推廣的精品教案。 ? 我們應該深入挖掘本土的、本校的各類思政元素,結合我們傳統的四大節日,主題化、項目式推進大思政學習,比如我們學習黨的第一批精神譜系,可以采用以前“月習一禮”的樣式,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大力滲透思政元素。
【洪 ?兵】大思政課程要拓寬教育渠道,使教育課題系統化、教育活動系列化,整個大思政課程體系要有主線、分層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要充分調動教師資源,搞好德育管理,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養。要弄清楚傳統思政課程與新時代大思政課程建設的異同,創新拓展課程實施路徑和評價體系。
【陳新燕】要以大思政教育為契機,在全員育人方面,動員全體學生、教職工積極參與德育活動,建議舉辦“勤工儉學社”,加強勞動教育。在全程育人方面要加強對不同學段、不同學科思政課程建設的思考。要以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為陣地,推廣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建設方面的優秀經驗。
【張正建】“大思政”教育從內容上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為理論指導,要在學校行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課程體系,要融合師資,動員學生家長、社會資源、先鋒典范積極參與大思政課程建設。大思政教育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求教師愛黨愛國,加強黨性修養,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也要求教師博學多智、接地氣。
【殷飛】好的“大思政課”應該具備幾個“度”:一是理論有高度,要和總書記對思政課建設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內容有寬度,要把思政內容與符合高中生年齡階段特點的學科知識對接起來;三是要有涵蓋有厚度,要把當下黨史學習教育、中華五千年歷史文明等有機融入到思政學科里來;四是講授有溫度,形式不拘、因時而定、因地制宜組織,力求做到深入淺出。
好的思政課還應該力求做到師資整合、內容豐富、形式創新。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狀況,防止形式化、表面化,等等。
?
?